继2014年“第一届全民数字阅读城市排行”在首都图书馆首届发布后,“第二届全民数字阅读城市排行”即将于2015年12月18日在浙江宁波发布。城市数字阅读排行以“互联网+”的技术手段和“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”“文化惠民”为指导思想,将对城市全民阅读摇旗呐喊起到实际的推动作用。 目前,我国阅读状况不容乐观,亟待改善;国民公共阅读资源和设施不足、不均衡;阅读内容良莠不齐,需要积极引导和扶持;地域发展参差不齐,差异明显。从政策和立法层面推进全民阅读,将通过阅读强化文化认同、凝聚国家民心、振奋民族精神、提高国民文化素质、培养高素质人才、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。通过对城市数字阅读排行的数据分析,发现以下特点:一是城市数字阅读排行与区域经济竞争力和人口规模正相关。城市阅读排行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、区域内人口情况保持正相关。经济发展良好,且人口较多的竞争力强的城市,阅读比较普及。在 201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《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》中,研究人员根据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,在对“十二五”中期(即 2011至 20 12年)中国内地31个省、市、区(不含港澳台地区)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:自江苏省到四川省的省、市、自治区属于省域竞争力的上游区;中游区包括从河南到黑龙江的省份;自江西到西藏的省份处于省域竞争力的下游区。这意味着随着政府加大对公众阅读的政策支持力度、加大对于阅读活动的投入力度及实行改善公共图书馆环境等举措,将会促进社会整体阅读氛围的形成。二是数字阅读排行与“阅读环境”因素、“城市阅读指数”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。 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,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的指标。同样,全民阅读指数( Gross Dome stic Reading)也应当成为一个省、市或区域在一定时期内的实际阅读的综合指标,反映一个城市、一个地区乃至一个省份的阅读环境、阅读质量、阅读花费、阅读时间等综合情况,得出反映居民阅读综合情况的数值。各级政府和领导要把全民阅读指数的指标当作GDP指标一样来完成。三是城市数字阅读排行位次与公共文化政策导向和政府重视相关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