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月12日,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、“十二五”教育部规划课题《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》总课题组主办的“党政干部传统文化学习丛书”读者见面会在2017北京图书订货会上举行。来自教育界、出版界、新闻媒体行业的相关专家、代表出席了本次见面会。见面会上,发布了“党政干部传统文化学习丛书”的新书、课题研究的全部成果,并启动传统文化教育系列教材与移动互联网融合的项目。 由教育部“十二五”规划课题“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”总课题组(以下简称“课题组”)研发,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策划,人民教育出版社、语文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出版的“传统文化教育系列”教材的研发工作已全部完成。截至目前,该系列教材涵盖学前教育、基础教育、高等教育、成人继续教育、海外汉文化教育五大类别,已出版和即将出版的教材共计700余册,近200位各领域专家学者参与编写、审校。“党政干部传统文化学习丛书”由人民出版社出版。
课题组执行主任张健介绍:国学教材的编写,因内容不同,选择不同的专家团队。学前教育和中小学阶段教材的编写,以教育部和各大学专家为主。先由课题组提出教材编审建议,做出样章,通过专家审定后,再由国学专家、语言学者、教研员、一线教师组成编写团队开始教材的编写工作,最后由教研员合成教材。教研员在教材构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,教材编写完成后去送审,审核之后再试用,试用之后改版调整。高等教育教材编写以台湾地区专家为主,由于高等教育阶段目前尚无国学专业规划,主要原因是“国学”是一个综合学科,既是语文教育、又是德育、还是艺术教育,无法参照现行的西方学科分类法来进行分类。课题组已与台湾地区的多位专家合作,编写了一套适用于高等教育阶段的国学教材,但感觉内容偏深,现正在此基础之上修订调整。这套教材主要作用还是为了课题组与合作大学申报“国学教育”本科专业。
据了解,课题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界定为国学经典、民族艺术、民俗文化三大方面,并首次提出了各阶段传统文化研究的方向和教育目标。张健告诉记者,“传统文化教育系列”教材研发工作历时11年,与全国30余家出版社合作编写。课题于2016年年底结题,目前还有《维新小学语文》还在专家审读和出版审校阶段。
《维新小学语文》还未出版,就已引起媒体的关注。这套教材又名《海外华人子女小学国文教材》,主要供海外华人子女学习使用,力图从教育理论和课程结构方面创新当代语文教学,并实现语文、国学、历史、德育等多学科整合。
张健同时指出,按照课题研究的管理条例,一套教材必须经过一个教学循环的试用才能定稿。现在,课题组所研发的教材都还在试用阶段。如小学部分必须满6年(即一个完整的课程实验),而“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”今年才到第6年,这6年之内,全部是调整的过程。从2008年编写了第一本“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”开始,每两年对教材的内容改版修订一次。每一次试用都会出现新的问题,如课时的多少、内容的增减、年级的调整等,在修改意见提出后,课题组又组织专家对教材再次修订与调整。一套教材的编写,必须有科研理论支撑。而当下,国学教材不是缺乏,而是泛滥。目前,一些地区出版单位快速编辑出版教材,缺乏科研理论支撑,国学教材需要严谨的教学试用过程。
|